大皖新闻讯 春潮涌动,产线轰鸣。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合肥国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AMOLED产线,该项目不仅是显示技术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更标志着合肥这座“中国显示之都”在新型显示产业链上的全面升级。
“超级工厂”今年9月主体封顶
3月31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新站高新区,国显8.6代线的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这座占地1040亩、相当于100个标准足球场的“超级工厂”已进入核心厂房封顶倒计时。
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色彩鲜艳、响应速度快、可柔性折叠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领域。
据项目基建规划负责人裴绪章介绍,该项目投资550亿元,是安徽省近三年投资最大的项目。该产线基于维信诺自研的ViP技术,即无FMM技术,通过光刻工艺替代传统FMM(精细金属掩模版),解决了OLED向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发展的瓶颈问题。

合肥国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
去年9月,维信诺与合肥市合作的全球第3条,也是首条采用ViP技术的8.6代线开工建设。目前,由上海宝冶承建的国显第8.6代AMOLED生产线土建工程正全速推进,各关键节点高效衔接。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基础施工,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建设,预计今年9月完成主厂房封顶。”项目负责人裴绪章介绍,该产线2027年投产后,将实现每月3.2万片大板的产能,大幅提升国产高端AMOLED面板的自主供应能力。
从单一屏体到全场景覆盖
作为中国内地首家OLED供应商,维信诺与合肥的合作从2018年便开始了。当年,维信诺带着当时最先进的6代柔性AMOLED屏体生产线落地合肥,补强了合肥OLED产业链。这条总投资440亿元的产线于2021年投产。
与屏体线配套的6代全柔模组生产线,总投资110亿元,2022年开工,2024年上半年投产。2024年5月,维信诺再次与合肥签下550亿元合作备忘录,同年9月开建全球第三条8.6代屏体生产线。

可弯曲的柔性屏。
世界屏,合肥造。听起来高大上的柔性屏,在我们身边已经广泛应用。在维信诺V3工厂展厅,大皖新闻记者看到了不同应用场景。可卷可折的手机屏幕显示丝毫不受影响,可上下滑移的中控屏已在国产汽车品牌量产上市……
维信诺首席品牌官杨淑娟介绍,如今,维信诺已实现从单一OLED屏体制造到全场景显示生态的跨越,显示解决方案覆盖智能终端、车载交互等多个领域。在全球智能手机AMOLED面板供应上,维信诺占有率稳居前三;2024年智能穿戴AMOLED面板市占率登顶全球第一,已为众多头部品牌供货超亿片屏幕。下一步,维信诺将继续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产品领域的全覆盖。
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不断升级
维信诺的跨越式发展,恰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进阶的缩影。这座曾诞生国内首条6代TFT-LCD 生产线的城市,如今已形成了综合排名全国第一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据介绍,目前,合肥已经建成三条TFT-LCD量产线、一条打印OLED试验线、一条硅基OLED小尺寸线、一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建一条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构建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车载中控终端已实现量产。
2024年,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产值1235.35亿元、营收1307.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5%、21.5%。拥有京东方、维信诺、康宁、彩虹液晶等行业龙头企业,拥有企业19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
“我们看中的除了创新的研发能力,还有配套基础,不管从投资到产业政策还是政府的服务能力,都是我们选择合肥的理由。”维信诺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落地合肥,合肥市建立了新型显示产业链专班,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了重要保证;不断完善“国资领投-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产投协同推进模式,成功运作一批在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以投带产,打造产业投融资“合肥模式”;总规模近300亿元的芯屏产业投资基金,全部投向合肥市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上下游产业链;会同维信诺及省内外配套企业、科研院校等,围绕偏光片、OCA光学膜、真空蒸镀设备等18项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破解设备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卡点,突破“卡脖子”问题……
合肥,这座“创新之城”,正在新型显示产业的全球竞逐中,书写中国制造的新范式。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编辑 张大为
相关文章:
专业+专注,点燃“品质西海岸”建设强引擎04-16
新型储能加速落地 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04-16
高抽成困扰+估值缩水250亿,货拉拉五闯港股IPO能否圆梦?丨大鱼财经04-15
北京银行2024年营收699.17亿元同比增4.81%,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0.81%,毛利率下降1.38个百分点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