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永州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6:25:58    

【来源:永州市人民政府网_要闻】

永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谢档)春耕时节,潇湘大地处处涌动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热潮。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我市近年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4年推进35.8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小田改大田”、土地流转等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祁阳市黎家坪镇新塘村,机耕道与灌溉管网纵横交错。村支书廖勇勇指着规整的田块介绍,通过高标准改造,该村不仅新增耕地15.36亩,让960亩“低产田”变身“高标田”,更实现了“双季稻+油菜”三熟制,亩均效益预计提升30%以上。

种粮大户彭文武给记者算起经济账:“田块规整、设施完善之后预计机械作业成本可降低20%,亩均增收300元,我们种粮底气更足了。”

60公里外的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团结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器轰鸣。7台大型机械协同作业,2680亩土地正经历蝶变。“我们采用‘土地流转+高标准建设’模式,既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又实现村集体、农户、经营主体三方共赢。”村支书胡小华介绍。

现场负责人杨辉告诉记者,项目团队日夜赶工,已完成700余亩土地平整,整体工程预计4月中旬完工,改造后的农田将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也为推广智慧农业打下基础。

我市2024年创新“财政投入+专项债券+社会资本”多元投入,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10.19亿元,年计划完成6.58万亩“小田改大田”,土壤改良29.72万亩,为群众铺就致富新“稻”路。通过耕地质量提升、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和种植结构优化,随着春耕生产全面展开,这些“升级版”农田正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实“耕”基。

行走在潇湘大地,昔日“补丁田”变身“丰产方”的嬗变令人振奋。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从人力耕作到智慧农机,永州正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耕地红线,用现代生产要素重组传统农业,在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美股集体低开 芯片股大幅下挫04-16

伊川县青铜文创产业园开园04-16

都市无极仙医最新章节(洪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洪宇免费阅读04-16

浙江队外援布彭扎从11楼坠亡 加蓬总统发文悼念04-16

两江新区明月湖种子基金获评“重庆经济改革创新案例”04-16

福山区60名法律顾问深耕基层一线 全区372个村居(社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04-16

抖音公开算法原理:已几乎不依赖对内容和用户打标签04-16

小说世子妃只想和离:,凤卿容翎宝藏美文主角为凤卿容翎免费阅读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