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怀念已故亲人金典句子大全(10句经典悼亡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3 10:31:53    


1、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白居易《梦微之》

白居易和元稹堪称大唐第一CP,两个人一同进士及第,一同备战吏部考试,一同在朝为官,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一同写了很多唱和的诗。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元稹奉命出使东川。白居易跟朋友在曲江池游玩,思念元稹,估计元稹该到梁州了,便写下了: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巧合的是元稹此刻真的在梁州,还梦到了白居易等人在曲江池游玩,也写了诗:

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

两人可谓心有灵犀。

公元815年,病中的元稹听到白居易被贬九江(写琵琶行的江州司马)时,深夜披衣而起,写下《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公元840年,此时元稹已去世九年,白居易也已经69岁,满头白发,夜来又梦到了元稹,醒来枕头都是湿的,于是提笔写下此诗。

一个“寄”字写的传神,你不在了,我就是临时在人世间暂且存活着,真正要去的地方是去泉下与你相会。

常说如果两人相爱至深,宁愿让对方先逝去,不忍他忍受那刻骨的相思,于此诗可见一斑。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其四》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二》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三》

说完白居易,就来了他的好基友元稹,这哥们以渣男而闻名,但是他的悼亡诗却是流传最广的,也最让人心灵触动的。

公元802年,元稹在24岁时迎娶了20岁的韦丛,“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丛出自城南韦氏,韦应物、韦庄都出自此家族,而韦丛又是父亲最小的女儿,所谓“谢公最小偏怜女”,毫无疑问韦丛是下嫁元稹。

当时元稹尚无功名,而她却无丝毫怨言,面对爱喝酒的丈夫,不惜将陪嫁的金钗拔了拿去为丈夫换酒喝;丈夫没有新衣服穿,她就翻箱倒柜为丈夫找衣服,可见她对丈夫的爱恋。

俩人婚后先后生了五男一女六个孩子,但五个男孩先后全部夭折,韦丛也在27岁时香消玉殒,这是多么悲惨的一生。

而就在第二年,元稹迎来了官场生涯的大升迁,但韦丛已然不在,或许是太多的亏欠,或许是爱得深沉,让元稹在午夜梦回,写下了这经典的悼亡诗。

经历过苍茫的大海,觉得其他地方的水都不值一看,看过巫山的云海,便认为其他地方的云霞都黯然失色。(没有人比得上韦丛)

谁不知道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悲,但共同患难过的夫妻格外觉得悲伤。(就是在说自己

只能终夜不闭眼的把你思念,才能报答你平生与我患难与共未曾舒展的眉头。(愧疚)

或许仍有人会说他是渣男,但是或许正是他的愧疚,让我们见到了这经典的悼亡诗,这源于曾经爱的深沉,源于曾经的不够珍惜。

3、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性德之子,文武全才,是康熙皇帝一等侍卫,虽只活了30岁,但却是清朝最让人惦念的诗人。

18岁时纳兰与妻子卢氏成婚,婚后夫妻恩爱有加,然而仅仅5年后,卢氏就因难产去世。

本就多愁善感的纳兰性德无法逃脱伤悲,写了大量悼亡词,7年后纳兰病逝,不得不说,纳兰的英年早逝脱不了过于悲伤的因素。

想当年,在春日里我喝醉了,妻子不忍打扰我,任由我沉沉的睡去;我们俩像李清照和赵明诚一样赌书、喝茶,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当时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持续,只是生命中寻常的一天。

多么形象啊,我们有句古话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本以为是平常的日子,却成了日后永远怀念的好时光。

时光匆匆,不如怜取眼前人。

曾经有一个同事经常主动给我打电话,聊很多话题,我有时候觉得烦,也没主动给他打过电话,当他减少了联系我的频次后,我才发现,这才是我最值得联系的人,于是我主动给他打电话。

珍惜此刻的美好,珍惜对你好的人,主动给他打一次电话,发一次消息,这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人。

4、空窗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 半死桐》

很有画面感的一句词,空空的床铺只有我自己躺在那里,听着窗外的雨声,却没有了那个在灯前补衣服的人。

人总是在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才懂得逝去的美好。

每次在家吃完饭,我和儿子一起坐在沙发上,准备看电影,然后就是催促媳妇赶紧洗碗,洗完了一起看电视,这何尝不是美好的回忆。

贺铸又被叫做“贺梅子”,只因那一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听起来仿佛是个翩翩公子,实际上贺铸却是长相丑陋,被人称为“贺鬼头”。

年近50岁时,妻子亡故,贺铸重游苏州故地,想起亡妻,写下此词,令人细碎。

爱情往往没有那么多的天崩地裂,有的往往是你挑水我种田,你织布我耕田。

有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有的是你尚未开口我便知你想说什么。

令我们怀念的也不是那豪华的婚礼,花费巨高的婚纱照,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愿你我都能怜取眼前人。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王弗16岁时嫁给了19岁的苏轼,相伴11年,去世时年仅27岁。

刚嫁给苏轼时,她陪他读书,每当苏轼有遗忘时,王弗便在一旁提醒。

东坡初入官场,每当客人来访,王弗便躲在屏风后面静听,客人走后,她会跟苏轼说来人的人品如何,是否是拍马屁之徒等,可谓是贤内助。

这首词写作的时候,王弗已去世十年,当时苏东坡在密州任职。

在某一个夜里梦到了亡妻,起来写下了此词,写完后继续睡去了。

第二任妻子王润之(王弗堂妹)看到后非常生气,心想我都服侍你这么多年了,你居然还想着我姐。

这时候王朝云知道了,劝慰王润之说,大人对逝去十年的亡妻尚且不忘,可见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可以托付终身,润之这才由悲转喜。

不管我们是否续娶,但是对于同床共枕的爱人总是难以忘怀。

苏轼词中说道,在梦里自己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亡妻正如年轻时在镜前梳妆,两人相对默默无言,只有眼泪落个不停。

我难以想象如果爱人不在的话,我会怎样悲伤,我又会怎样怀念。

但是,我一定不会忘却,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

6、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潘岳《悼亡诗三首 其一》

提到悼亡诗,不得不提到潘岳,因为在此之前,没人写过悼亡诗。

潘岳是西晋文学家,也是后世所说的美男子潘安,据说妇女们见到他无不为之倾倒,会从路边往他身上扔果子。

但他却不是个花花公子,在十二岁与妻子订婚,二十四岁与妻子结婚,五十岁时妻子逝去。

潘岳悲痛欲绝,依依不舍的安葬了妻子,写下《哀永逝文》,感叹从此阴阳两隔。

随后他为妻守丧一年,一年期满后按照规定要去复职,潘岳依依不舍于共同生活过的房舍和妻子的坟茔,提笔写下此诗,是为千古悼亡诗之祖。

元稹《遣悲怀 其三》曾有诗云: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可见,潘岳之悼亡诗在历史上的地位。

诗句大意:看到住所,就仿佛看到了妻子的音容笑貌,进入房间,就仿佛看到妻子在到处忙碌,猛一眨眼,却发现这都是幻觉。

多想像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开始追忆,当时的我完全不懂得珍惜,只以为是平常。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写作于作者的晚年,对于是不是悼亡诗存在争议。

李商隐少年丧父,被令狐楚发掘收留,并非常器重,安排他跟自己儿子令狐绹一起学习,待他比自己儿子都要好。

后来令狐楚去世,李商隐仕途不顺,接受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那里担任幕僚,接着便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氏。

当时朝廷是牛李党争,令狐绹和王茂元分属不同党派,结果两派谁都不待见李商隐,他也只能长期沉沦下僚。在此期间,妻子王氏对他不离不弃,可谓是他最大的支柱。

爱妻远去,悲痛自不可形容,虽然此诗存在争议,但李商隐的另两句诗却是实实在在的悼念亡妻之诗句: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暮秋独游曲江》

愿你我于太平盛世,都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8、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其二》

那座令人伤心欲绝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我曾经在那里见过她那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身影。

她香消玉殒已经四十多年了,沈园的柳树也已经老的没有柳絮了。

陆游一生一直耿耿于怀的有两件事,一件就是北伐收复故土。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另一件就是与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

唐琬是陆游的表妹,陆游在16岁和19岁时为参加科举曾在舅舅家读书,两人一见钟情,双方父母也很赞同,亲上加亲。

唐琬小陆游5岁,15岁时嫁给了20岁的陆游,二人婚后琴瑟和谐,非常甜蜜。

不幸的是,婚后3年两人没有生育,加上陆游科举不顺,陆母认为是唐琬耽误了陆游的学业,就以婚后无子为由,强迫陆游休掉唐琬。

母命难违,陆游只得休妻,但是偷偷的将她安置在别处,陆母得知后大怒,强令两人断绝往来。无奈,陆游续娶,唐琬嫁给了赵士程。

几年后的一天,陆游游览沈园,偶遇唐琬和赵士程,有感而发,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钗头凤》。唐琬后来看到此词,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郁郁而终,年仅28岁。

公元1199年,75岁的陆游再次来到沈园游览,思念唐琬,写下了这两首诗。

可见,唐琬是他一生的痛,或许在他心中她永远是那个甜蜜可爱的表妹。

9、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苏轼《西江月 梅花》

她天生丽质,脂粉反而会玷污洁白的面容,即使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般的红色。

这首词是苏轼在惠州所写,表面写梅花,字里行间却都是在写王朝云,而且是悼亡诗。

王朝云早年家境贫寒,沦落为西湖歌女。

苏轼在做杭州通判时,一日与好友西湖宴饮,在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长袖曼舞,12岁的朝云更是超凡脱俗。

于是她便进入苏家,做了一名侍女,苏轼以白居易诗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为其取名为朝云。

也有说是苏轼将其比作巫山神女,取“朝为行云,暮为覆雨”一句,名为朝云。

18岁时朝云被苏轼纳为妾室,随后就陪伴苏轼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苏轼最喜欢王朝云唱他写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朝云去世后,再无佳人笑,苏东坡“终生不复听此词”。1083年21岁的王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东坡非常开心,写下诗作《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很不幸,这个孩子半岁就夭折了,朝云伤心欲绝,此后再无子嗣。1094年,朝云陪伴苏轼一起谪居惠州,两年后因水土不服去世,时年34岁。

东坡不胜哀伤,写下多首诗句悼亡朝云,这一首最为有名。

红颜薄命,朝云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遇到了苏东坡,相信她在去世的时候也不会后悔这一次相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李忱《吊白居易》(唐宣宗)

为大唐书写了六十年精美的诗文,你怎么突然就走了呢,想必是去冥间继续作诗仙了。

虽然后世称李白为诗仙,但是在大唐获得过帝王诗仙称号的,只有白居易。

被当朝皇帝写诗文悼念的,也只有白居易。

唐宣宗不仅具有政治才能,也特别爱好诗词。公元846年,李忱登基,五个月后,75岁的白居易与世长辞。唐宣宗悲痛不已,写下此诗。

白居易一生有3000多首作品流传,是大唐诗人中最多的。而白居易也写了很多讽刺时政的诗,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卖炭翁》,就是在对宫市制度表达强烈不满。

《长恨歌》则明目张胆的写起了皇家的丑事,甚至马嵬之变也直接点出,可谓大胆。

尽管如此,白居易却从未因为写诗获罪,这或许就是大唐的气度吧,有容乃大。

生在大唐,白居易是幸运的,尽情施展才华;

拥有白居易,大唐也是幸运的,又添一颗明珠。

相关文章:

丝瓜炒毛豆做法(清爽丝瓜炒毛豆)02-03

虾仁瘦肉粥做法(鲜虾瘦肉青菜粥这样做百吃不腻)02-03

葱花鸡蛋饼的做法是什么(早餐葱花鸡蛋饼快速做法,几分钟搞定!)02-03

笋片炒肉家常做法是什么02-03

番薯粉可以做芋圆吗(芋圆做法(一次成功))02-02

卷卷烧饼的做法教程(学会烧饼新做法,不用一滴水)02-02

万能蒜蓉酱的配方比例和做法,蒜香浓郁02-02

炸带鱼的做法窍门详细(掌握做鱼技巧,带鱼入味还鲜嫩)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