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山东省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气候条件适宜,迁徙鸟类种类多、数量大、历时长,鸟类资源丰富,有鸟类471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0%以上。
海报新闻有理数工作室推出“神奇动物在山东”系列,关注山东的珍稀访客们,和这些美丽的生灵,一起见证齐鲁大地的生态魅力。
------------
今年2月,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在牟平沁水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5只震旦鸦雀,这是烟台市区东部首次发现该鸟种。
今年4月,在济南华山湖湿地公园,许多“打鸟”摄影师捕捉到震旦鸦雀的身影。
这类可爱的小生灵有哪些生活习性和个性特点?它们在山东生活得咋样?我们利用AI技术,“采访”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为中小型鸣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体型娇小可爱,活泼好动。作为一种高度依赖芦苇生境生存的鸟类,震旦鸦雀主要以寄生在芦苇上的条锹额夜蛾和芦苇日仁蚧等昆虫为食。取食时,会先用坚硬的喙部敲打芦苇茎秆,锁定目标后,再撕开芦苇茎秆将虫子衔出。

震旦鸦雀变成濒危物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芦苇面积减少,导致震旦鸦雀的食物减少,并直接影响了其繁殖行为。震旦鸦雀虽然一次能产2-6枚卵,但其中只有1-3枚能孵化。而且遇到恶劣环境,比如暴风雨、潮汐,人类干扰,亲鸟还有弃巢行为。虽然这种减少可以通过多次繁殖补充,但它们一年也只能繁殖2-3次。遇到大的干扰,这种繁殖频率远远不够。二是互花米草的入侵。在自然界,它能跟芦苇生活在一起,但比芦苇竞争力强。互花米草的扩张让芦苇面积急剧减少,而震旦鸦雀尚未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未来能更多看见它们的身影。

有理数工作室出品
文案:王锦川
视频:焦成龙
设计:李文俊、刘晨
相关文章:
神奇动物在山东③丨震旦鸦雀04-23
向“潍”来·看未来媒体行|探寻潍坊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密钥”04-20
山东将科技创新作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04-20
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实现倍增04-19
豚里那些事儿|一根风筝线的三千年脑洞大赏04-17
福山区60名法律顾问深耕基层一线 全区372个村居(社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04-16